铿锵玫瑰绽放煤海
——记鸡矿公司东海矿风选厂手选班组长徐景芝
孟泠男
头上戴着黑色的披肩帽,嘴上戴着厚厚的防尘口罩,身上系着蓝色的围裙,手上套着一个打着补丁的塑胶手套,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工正在用力地将一块块矸石扒入矸石仓,这是鸡矿公司东海矿风选厂手选班组长徐景芝工作中的一幕场景。
在煤矿工作的人都知道,手选台上煤尘多、噪音大,工作时想要休息一下都是奢侈,是地面上最苦最累的一个岗位,手选工也被称为“地面上的采掘工”。徐景芝在工作之初,她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有一份工作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没有挑肥拣瘦的理由,分到哪里就扎根在哪里。就这样,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5个年头。
徐景芝说:“许多人一上手选台,看到运行的皮带就发晕、认不清矸石还是煤,我就没有这两种现象。”所以,她与矸石结了缘,这一拣便是15个年头。现在徐景芝“得”了一种职业病,一见到矸石就想捡。多年的磨练,她总结出了一套严格标准的操作技术,她选矸准,速度快,做到不让一块矸石在自己的手中跑掉。每当有新工人到来时,她便发挥班组长的作用,主动热情地传授之间的工作经验,快速提高她们的作业效率。在大家的心里,徐景芝不仅是好班长,还是她们的好师姐。徐景芝和姐妹们用心坚守在岗位上,用双手牢牢把住了原煤的质量关。
有人问徐景芝,工作苦吗?她总是笑笑着说:“说不苦是假的!”由于长期拣矸石,她的颈椎、腰间盘都有了病症。由于工作时间长,徐景芝手掌满是老茧,手指缝中煤粉依稀可见,她说:“这就是工作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记,这也将是我退休后的回忆!”
她们工作劳动强度很大,即使在矸石少的时候,她们一分钟也得抓上三四十下,矸石多的时候便要抓上七八十下,一个小班每天拣矸石量都在150吨以上,而且拣矸石必须低下头全神贯注地盯着皮带,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一干就是8个小时。所以,虽然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手选工作,但由于工作量大,回到家手还是会发胀。平时,徐景芝还会积极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为了保证手选台的站位,确保煤炭质量,她带领本班组职工放弃休息日,全部出满勤,为矿提煤质增效益努力工作着。
徐景芝的责任心强,每次下班前,她都会带领大家把环境卫生清理得干干净净。在生产遇到困难时,她都会冲上前去处理,在这些又脏又累又险的工作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有一次,皮带转载头通往手选台的溜道出现了问题,井下拉上来的原煤将老系统溜道堵死,面对四、五米高的溜道,在上面站都站不稳,还会存在一定的危险,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徐景芝系好安全带,拿好工具,第一个爬上去处理,当她处理完故障下来时,汗水已湿透了她的作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