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 | 我国首条输煤管道带浆运行成功 世界规模最大,年输送精煤1000万吨-1929cc威尼斯

中国能源报 | 我国首条输煤管道带浆运行成功 世界规模最大,年输送精煤1000万吨

来源: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0-10-27 12:32:14
【字体: 】




我国首条输煤管道带浆运行成功


世界规模最大,年输送精煤1000万吨


   近日,按煤、水1:1比例配制的常规煤浆经过93小时58分不间断输送,从神渭输煤管道的起始场站陕西神木流出,历经727公里最终流入蒲城终端大型储罐,这意味着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煤科”)epc总承包,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化”)投资建设,世界规模最大、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煤管道项目完成全线投料试运行。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探索管道输煤技术,近四十年来,历经波折、不断探索,终于在长距离管道输煤上取得技术突破。“四代煤浆管道人在中国建设长距离输煤管道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神渭管道输煤项目总设计师涂昌德对记者感慨道。

穿越工程1537处 实现技术突破20余项

   据悉,神渭输煤管道途经榆林、延安、西安、渭南4个市18个县(区),83个乡镇、411个自然村,共有穿(跨)越工程1537处,设计年输送精煤1000万吨。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该项目全线共设有9座地面场站,即1个首端场站、3个终端场站以及5个加压泵站。同时,神渭管道输煤工程全系统将供煤、制浆、泵输、储浆、脱水及生产辅助系统等都囊括在内,是集煤炭加工、洁净运输、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大型工程。

   业内人士指出,该工程实现了我国长距离管道输煤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可以满足渭北地区大型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煤炭供应需要,还有望改善煤炭企业运输瓶颈问题,进而改变煤炭运输方式过分单一依赖铁路的固有格局。

   “我院在2008年初向陕煤化提出建设神渭管道输煤项目的设想,明晰了构建采煤-管道运输-煤化工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物流体系思路。陕煤化认为,采用管道输煤可以有效解决集团在榆北大型煤炭基地至渭北大型煤化工基地煤炭运输瓶颈。当年11月,陕煤化正式委托我院开展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管道工程院院长王铁力告诉记者。

   王铁力介绍,这个项目已累计授权专利300余项,实现关键技术突破20余项。“其中,重点解决了长距离输煤管道系统多泵并联消震和减震技术、5级泵站串联同步技术、特殊地形高落差加速流防治技术、管输煤浆颗粒级配技术、煤浆制备在线浓度控制技术等技术难题,已处于世界煤炭管道运输领域领先水平。”

克服诸多困难 实现中国造

   “管道运输最大的优势在于占地面积小,不受地形条件和城市规划限制。随着环保要求趋严,像煤炭这类有扬尘污染的传统地面运输受限越来越多,管道可实现‘运煤不见煤’的零污染、低排放运输。”王铁力进一步指出,神渭输煤管道运输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管控,在节省人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尽管管道输煤有诸多优势,但走到今天可谓历经坎坷。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煤炭生产与消费对交通运输依赖度很高。上世纪70年代末,相关产业部门主张立即开发,但投资应另立渠道,不能占用矿井和电厂的固有投资份额;另一种声音却认为用大量资金投入风险较大的管道,不如多建设铁路,就这样,管道输煤技术在不断争议中蹒跚前行、一波三折,最后原国家计委确定了吸引外资开发建设输煤管道的原则,同时将管道输煤技术列入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随后,多方专家围绕是否选择“高浓度水煤浆”这一技术问题争论数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常规浓度”管道输煤才步入正常开发工作。但数条拟建的输煤管道,却由于种种原因戛然而止。

   在2012年底开始施工建设的神渭管道,也是克服了技术难题、人才流失、多方意见不统一等诸多困难,才逐步取得现在的成果。

   从2008年开始参与该项目的王铁力自豪地告诉记者:“之前,输煤管道技术掌握在美国、瑞典等国手中,现在,我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将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终于实现中国造。”

吨公里运费0.115元 助力打造新型物流体系

   除了节能省地、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等优势,王铁力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神渭管道所经之处地势复杂,平均每公里造价不到1000万元,吨公里运输费用也只有0.115元,均远低于铁路和公路费用,可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同时,封闭环境下没有运输途中的煤炭耗损,不受雨雪、大风等恶劣气候条件影响,可保证大型化工企业连续运行,进一步为企业节约成本。

   据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介绍,神渭输煤管道已成为陕煤化连接榆林、延安、渭南、西安等地的绿色工业大动脉,也为我国管道输煤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远期,将规划建设南下华中区域输煤管道,进一步把输煤管道作为陕煤化建立新型物流体系的重要举措。

   “管道运输除了解决企业内部及企业直接‘点对点’的煤炭运输问题外,还有其他用武之地。”王铁力说,“‘最后一公里’一直是铁路货运的难题,如何实现‘门到门’运输也困扰着诸多企业,而灵活使用管道运输,有望破解这一难题,成为铁路运输的有益补充。同时,输煤管道还可以成为矿区固体废弃物、充填材料的运输载体。”

   王铁力也向记者透露,目前该项目主要针对煤化工用户,煤浆不需要经过烘干、脱水等工序即可直接使用。下一步,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将继续优化终端工艺,以适应电厂、港口等更多用户的需求。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