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强信念 作贡献】天天学党史-1929cc威尼斯

【学党史 强信念 作贡献】天天学党史

来源: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1-08-11 08:56:56
【字体: 】




【学党史 强信念 作贡献】天天学党史

党史故事

老红军侯宗元深情讲述一家八口参加长征的感人故事

举家踏上长征路,革命理想高于天

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幅《一家八口同长征》的油画,画里那位骑着白马的“红小鬼”叫侯宗元,其他7位分别是他的父亲侯德成、母亲殷成福、叔叔侯昌贵、大哥侯清芝、大嫂刘大梅、二哥侯清平、姐姐侯幺妹。80多年前,他们一家八口,年纪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才7岁,一同参加红军走上长征路,成就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佳话。

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光荣院,已93岁的侯宗元的房间里,挂着家中亲人的遗照和革命烈士证明书,见证着这个红色家庭为革命作出的奉献。

1934年秋,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为侧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挥师湘西,在湖南大庸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侯宗元的哥哥侯清芝、侯清平和叔叔侯昌贵3人参加了红军。1935年9月,红二、六军团奉命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此时,侯宗元与父亲侯德成、母亲殷成福、大嫂刘大梅和姐姐侯幺妹也相继参加红军。

“我那时才7岁,不会打枪,就当个小后勤兵。”侯宗元说。这一家八口铁了心要跟着红军队伍一起走,侯德成、殷成福和侯宗元编在家属连,刘大梅和15岁的侯幺妹编在卫生队,侯昌贵编在6师17团任管理员,侯清平在警卫连当战士,侯清芝在5师14团2连任班长。

1935年11月19日,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红旗飘扬,军号嘹亮,红二、六军团举行突围誓师大会。侯宗元一家八口在誓师队伍里团聚。20日,部队开到黄家铺、张家湾一带抢渡澧水,21日突破澧水天险,过了长征第一渡,侯宗元一家离故乡越来越远。

“我们从桑植出发北上长征,贺龙见我们一家人口多,我年龄又小,就把在陈家河战斗中缴获的一匹小马让我骑着,不骑的时候还可以驮物件。”侯宗元老人满脸自豪地回忆。

1936年1月,红二、六军团进入贵州境内。由于国民党军队的骚扰和破坏,沿途通常接连几个村子都见不到人影,部队给养成了问题,很多红军战士都饿着肚子。侯德成主动参加筹粮队,帮助部队克服困难,军团政治部授予他“筹粮能手”的称号。

1936年5月,红二、六军团来到位于云南、四川、西藏交界的横断山脉,巨大的雪山横亘眼前。过雪山前,父亲侯德成叮嘱全家:“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万一哪个掉队了,只要剩下一口气,也要找到红军队伍。”

雪山上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大雪纷飞,许多红军将士牺牲在皑皑雪地里。“我的叔叔侯昌贵就是翻雪山的时候牺牲的,那时他是担架连连长……”侯宗元平静地讲述着,但发红的眼眶流露出对叔叔的思念。

8月,红二、六军团通过松潘草地进入甘肃成县境内,著名的甘南战役在这里打响。红二、六军团在历时10天的战斗中歼灭国民党第3军的两个营,缴获枪支500余支。

“这一仗打得漂亮,部队士气很高涨。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又失去了一位亲人。”侯宗元说,五龙山战斗中,他的姐姐侯幺妹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她的尸体是哥哥侯清芝打扫战场时发现的,头部、胸部都有弹孔……

1个月后,红二、六军团由甘肃向河北转移时遭遇敌人重兵阻击,父亲侯德成中弹身受重伤,不能继续行军。部队把侯宗元和父亲安置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几天后,因伤势太重、流血过多,侯德成不幸牺牲。

“我的父亲是怀着对红军、对亲人的不舍离开人世的。那时我还小,只有8岁,跟不上已经走远的部队,被当地老百姓收养,在他们的抚养下长大成人。”侯宗元说,1949年他在甘肃再次入伍,1954年入党,1961年返乡找到母亲等亲人,留在了家乡。

“长征是真苦啊!我们一路边走边打,大大小小的仗打了无数次。爬雪山、过草地,没有吃的就挖草根、扒树皮。”说到这里,侯宗元用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扶着桌子,缓缓站了起来,走到墙边指着一张黑白照片说:“这是我的母亲殷成福,在四川西部白玉地区患病掉队,病好后她孤身一人从四川经甘肃到陕西,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陕西渭南找到了队伍。”

他又指着母亲照片旁边的另一张照片说:“这是我的哥哥侯清芝。母亲生前告诉我,长征结束后他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多次负伤,成长为一名团职干部。1950年他南下到大庸后,担任县武装大队长,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并准予离休。”

侯宗元指着墙上的一张张照片给我们细细讲述着,最后停在一张彩色合影前。照片的最前排坐着两位老人,穿着军装的是侯宗元,另一位穿着藏族服装的是大哥侯清芝的儿子侯德明。

当年,怀孕的大嫂刘大梅和队伍失散后,被藏区群众收留,生下孩子侯德明。侯德明三四岁的时候,刘大梅把儿子托付给藏区群众,动身去寻找红军,最终没能走出茫茫草地。

侯德明小时候在藏区给土司家放牛、赶马,光着脚丫走过了童年和少年。长大成人后,他在藏区成家立业。2005年4月,在亲人的盛情邀请下,侯德明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女回到张家界,一家人最终团聚。

长征,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再向前,也引领着侯宗元一家铁心跟党走,克服千难万险抵达胜利的彼岸。这个红色家庭的长征故事,是伟大长征一个小小的缩影,却彰显着信仰的力量,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党史人物

高度近视的“千里眼”黄克诚

黄克诚在新中国首次授衔的十位大将中位列第三。他眼睛高度近视,配眼镜成为行军打仗间隙的一件大事,但他思考缜密、眼光长远,有勇有谋、能文能武。陈毅称赞他“眼睛虽然近视,但他看事情却是千里眼啊!”

“打修水让我们认识了黄克诚”

1902年10月黄克诚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后到井冈山,参加了巩固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斗争、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东征战役、西征战役等。

1930年5月14日,红五军包围修水县城,所属第五纵队担任主攻。由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纵队发起了几次冲锋都被敌人压了下来。关键时刻,第八大队政治委员的黄克诚,向纵队司令李灿主动请缨:“司令员,请容许我带领第八大队再攻一次!”黄克诚是新来的,李灿对他不太熟悉,心里没有把握,上下打量了他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黄克诚先和大队长张焘商量重新部署兵力,随后,一声令下,他手握钢枪背插大刀,身先士卒,一直冲到城墙下,又抢先爬上云梯,第八大队的官兵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即将爬上城墙的时候,子弹打光了,一个敌兵正在上面掀云梯,情急之下,黄克诚拔出大刀,奋力朝敌兵的肩膀砍去,敌兵栽下城墙。就这样,黄克诚第一个跃上城墙,指战员沿着打开的缺口蜂拥而上。经过一夜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修水县城。这是黄克诚到红军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军长彭德怀走上城墙,四处询问第一个冲上城墙戴眼镜的人是谁?战士们回答说,是我们大队新来的政委黄克诚。彭德怀对黄克诚的英勇表现十分赞赏,他说:“打一仗认识一个人,打修水让我们认识了黄克诚。”

善于提出具有战略眼光的建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克诚领导和指挥了太行山南段的抗日战争、苏北地区的反“扫荡”、阜宁战役等,对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共摩擦进行了有力打击。

为了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取消了政治委员。平型关战斗结束后,一一五师撤到五台山一带休整。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派黄克诚到一一五师调研部队政治工作方面的情况。黄克诚来到师部驻地,与指战员进行广泛座谈,经过半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发现部队取消政治委员和政治工作制度后,政治工作人员的地位降低,政治工作受到削弱,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他将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并起草电报汇报党中央。党中央复电:“关于恢复政治委员及政治机关原有制度,我们完全同意,请即速令执行。”这是黄克诚对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贡献,对于确保党指挥枪、保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1945年9月14日,黄克诚以个人名义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电,提出《对当前局势和军事方针的意见》,从战略全局高度,向党中央提出了“东北既能派队伍进去,应尽量多派,至少应有五万人,能去十万人为最好,并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造总根据地,支援关内斗争”等建议。就在发报的同一天,刘少奇正在延安主持会议,研究派出中央机构加强东北工作问题。收到黄克诚的电报后,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领导人称赞黄克诚有战略眼光,和党中央想到一起了。17日,刘少奇给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中提出了“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特别提到了黄克诚的建议。19日,毛泽东回电“完全同意”。20日,刘少奇给黄克诚复电:“你的提议中央同志都看过,并在原则上同意你的意见”。

“我看这个人选对了,黄克诚是个合适人选”

1948年4月3日,东北局致电党中央:认为派黄克诚到冀察热辽任书记兼政委比较适当。12日,党中央复电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主要负责战勤支前工作。

此前,黄克诚主管东北全军后勤工作,提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正规的后勤工作,来保证大规模战争的胜利”的指导方针,东北全军后勤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积累了后勤工作的经验。到任后,他从战略全局高度,认识到冀察热辽特别是辽西走廊将是主要战场,支前任务是中心工作。因此,通过土改纠偏、发展生产、改进党风、精简机关、为民减负、加强纪律、厉行节约等措施,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辽沈战役打响后,冀察热辽分局向全区党员提出了“一切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口号,各级战勤委员会动员起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特别是在塔山阻击战中,当地政府迅速筹集木材、钢材,塔山村200多名群众,帮助部队筑起长达8000多米的交通壕。黄克诚在战勤支前工作中功不可没,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我看这个人选对了,黄克诚是个合适人选。

1948年12月13日,黄克诚被任命为天津市委书记兼军管会主任。进入天津前,通过思想动员、说明进城的任务方针和步骤、强调纪律、组织接管机构、划分和确定各部门的接管对象以及拟制布告条例等系列周密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实行军事管制,提出“接管建政、安定秩序、恢复生产、进行民主改革”的工作方针。接管工作有条不紊、紧张有序、进展顺利,社会秩序很快稳定下来,工厂、企业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毛泽东在香山接见黄克诚时说:“仅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把一个大天津完整地接收过来了,成绩不小啊,中央是满意的。”(来源:学习时报)




思想纵横

“一颗红心,三代传承”有感

“钟赤兵将军的右腿被子弹击中,先后进行了三次截肢,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用独腿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贵州遵义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门口,五年级学生马兴蕾声情并茂的讲述,感染了许多游览者。

“红军纪律最严明,心中听命令,万众一条心……”遵义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门前,老红军何木林的孙女何莉唱起《红军歌》,在场的人全都屏息倾听。

“听我父亲说,那天红军过河后要急行军,拔我家和袁国良家的萝卜充饥。红军走后,我们收到了萝卜钱——被扯的每个萝卜坑里都有一个铜圆。”今年80岁的袁栋成是赤水市石堡乡的“嗑子匠”(宣讲员),他在茶馆里讲述的故事总能让当地居民和游客听得津津有味。

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跨越了时空,不断激励后人。“高于天”的理想追求,“红透底”的革命信仰,“一条心”的政治觉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正是这些红色基因,构成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党拥有了打不垮的钢铁脊梁、稳如山的革命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百年奋斗再出发,革命历史是干事创业的鲜活教科书,也是滋养人生的最好营养剂。

让红色基因永不褪色、永放光芒,“传”的主动意识至关重要。老红军何木林去世后,儿媳林成英留在旧居坚持为过路游客讲述红军长征故事。孙女何莉受到激发,主动成为“四渡赤水纪念馆”的红色义务宣讲员,并用红色故事教育5岁半的小女儿。一颗红心,三代传承,一个个家庭形成传承革命精神的家风,全社会就有了赓续红色血脉的强磁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在干部群众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红色基因就能代代传承。

“承”的时代责任非同一般。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有助于让人们更好了解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还可以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思想引领和精神激励。在遵义,像马兴蕾这样的“小小宣讲员”,一开始只是给游客“介绍一下这段历史”,后来通过一次次宣讲,对党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信仰信念信心力量,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赤水市天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嗑子匠”在党史故事中融入乡风文明、消防安全等政策宣讲,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贴近群众、形式多样的宣讲方式,让传承红色基因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凝聚成连接历史、贯通当下、瞩望未来的强大力量。

红军长征胜利充分表明:“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大力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我们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来源:人民日报)


网站地图